一、 春季心血管病人不可掉以輕心 春季氣候逐漸變暖,許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經過一冬的嚴寒之后,都認為患病的“高發期”已經過去,開始不自覺地放松了緊張的心情。而據專家講,事實上每年的3、4月份仍是性血管病患者的“危險”期,此時您千萬不可掉以輕心。 據翟院長介紹,每到春季,急性心肌梗等心血管病患者的發病率常會出現一個高峰,究其原因,多變的氣候是最危險的殺手。眾所周知,春季氣候最大的特點是反復無常,特別是今春,幾次大規模的冷空氣來臨,更使這個春天顯得寒意頗濃。而此時,供暖期已過,居室內的溫度比起冬季來可能會更低。寒冷是多種心血管疾病誘發的一個重要因素,在氣溫不斷地高低變化中,有些病人又常常因麻痹大意娥而延誤治療,從而導致嚴重后果。 翟院長講,春季的陰雨天對心血管病人也十分不利。陰雨天氣陰沉,氣壓下降,這種環境會影響人體的血管、神經、內分泌等功能,往往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現胸悶、頭暈等不適癥狀。另外,若不慎淋雨,則更有可能引起感冒受寒,誘發心血管疾病。 春季該如何預防心血管病呢?翟院長提醒患者,首先要注意保暖,居室溫度保持15-18℃,低溫可能造成血流緩慢、血粘稠度增高,血管收縮及痙攣,心肌耗氧量增加。外出時更要注意頭和腳的保暖。 其次是要有防范意識,可定期進行檢查,測量血壓,用一些預防或保健性的藥物,外出時要備好常用急救藥物。一旦感覺不適,及時去醫院就診。 最后,心腦血管病患者要保持心情舒暢;加強身體鍛煉,限制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,多吃高蛋白質、蔬菜、水果等食物;忌煙,適量少飲酒。 二、 有些病不能憑感覺判斷 1、 發燒:發燒是許多疾病常有的癥狀,可是老年人由于機體反映遲鈍,在患有肺炎、膽囊炎或一些感染性疾病時,常常不出現高燒,有時僅出現低燒,有的體溫甚至低于正常。所以根據體溫高低來衡量病情輕重是不是可靠的。 2、嗜睡:一些老年人患了病會出現意識障礙而嗜睡,此時切不可以為老年人糊涂而掉以輕心。 3、頭暈:有些高血壓患者有頭暈癥狀,血壓降下來后就不頭暈了。因而有些高血壓患者憑感覺服用降血壓藥,頭暈不適就加大劑量。其實,頭暈并不只是血壓高的癥狀,血壓過低也會出現頭暈不適,繼續服用降壓藥非常危險。 三、 中藥治療眩暈癥 頸性眩暈是指頸部疾病引起而出現的眩暈。眩是視物昏花或眼前發黑;暈是自感身體或外界景物旋轉擺,站立不穩。二者常并見,故稱為眩暈。祖國醫學認為,眩暈可有風、痰、虛引起,故有“無風不作!、“無痰不作暈”的說法。 頸性眩暈的臨床表現中,眩暈是突出的癥狀,患者有旋轉感、浮動感、失定位感、昏沉感等,多于回頭轉頸、起床臥床、伸屈脖子等頭頸體位改變時發生,發作時間由瞬間即逝、持續數秒鐘的,也有長達一天甚至數天者,癥狀多為偏頭痛,并伴有惡心、嘔吐、胸悶、心慌、出汗異常等癥狀。多數人還有頸項強直,活動受限。此外,還伴有耳鳴、聽力下降、鼻塞、咽痛、咽喉異物感、聲音改變、視物模糊等癥狀。一旦發生眩暈病,應及時進行治療,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改善腦血液循環的藥物。在治療的同時,要注意飲食富于營養和新鮮清淡,忌食肥甘辛辣之物,并補充鈣質,缺鈣可導致頸椎骨質疏松和增生,與頸性眩暈密切相關。補充鈣質除了牛奶、蛋類、魚蝦、大豆和豆制品等食品外,最好的補鈣方法是經常適度曬太陽,每天曬15分鐘,陽光中紫外線可促進機體對鈣磷的吸收和利用。最后,要養成良好的姿勢,這對預防眩暈發病和減輕發作十分重要。
|